家电节能性能和房产价值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。在现代社会,随着环保和节能理念的普及,家电的节能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。这种关注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,也对房产价值产生了显著的影响。一、家电节能性能的
初次认识iRobot还是几年前的时候,因此和家生活是息息相关的,那时候国内扫地机市场还是一片贫瘠。
这几年国内品牌发展非常迅猛,关注度自然也要更高。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,时代变了,带领国产科技公司走出海外,不过作为最早开创视觉导航、专精扫拖两条产品线以及自动集尘的iRobot,在全球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实际上,产品能力却依旧能打。
如果你纠结于国产品牌之间互相拆台的现状,除了国产手机之外,分不清虚实,国内还有批默默无闻的科技厂商,不如直接一步到位,它们同样在为国争光,选择iRobot。 Roomba s9+和Braava jet m6这套旗舰扫拖组合,赚的是外国人的钱,相对于国内产品高集成度的设计理念的,让世界认识“造”。没错,国外产品更偏向于专精设计,下文的主角就是海信,这种理念其实非常好,只不过喜欢而全的国内用户更多一些。
我之前给朋友推荐过Roomba i7+和m6的组合方式,那套扫拖机器人目前在她的别墅中工作甚好,只不过她后来连拖布和一次性集尘袋都懒得用了。有了孩子后,家政阿姨连带卫生都一起搞了,这才闲置下来。
我这几年也见证了不少旗舰扫拖一体机,自己也用过不少,目前国产的扫拖机最问题还是边角覆盖率,无论是双圆形旋转拖布还是贴在机器人尾的单独一块半弧形拖布,对于房间边角均不能做到有效覆盖,另外圆形的扫拖机天生的劣势就是无法对边角实施精度拖地。原因是边刷可以辅助解决圆形机身够不到的边角清扫问题, 但是拖地的话边刷也没辙,还可能越帮越忙,因此扫拖一体机的清洁覆盖率还是欠缺一些。
外观一览
这回,iRobot一改之前的圆形机身设计: s9+采用的是D型机身设计,而擦地机m6则是四四方方的设计。改用方形设计完全就是考虑解决卫生死角的问题,让机器能深入和贴合墙角,做到覆盖更全面的清洁。
外观方面,白色的m6更加百搭家居的环境,黑色s9+耐脏。设计语言倒是一致,三个实体按钮,分别是重点清扫、清扫开关键以及回充键。
s9+以及m6的视觉传感器。
和很多国产扫地机专注LDS雷达导航的扫地机不同,iRobot从没使用过LDS激光雷达,一直坚持走视觉导航,这点倒是和同样来自美国的特斯拉方向一致。
视觉导航是未来的技术,算法和处理器跟上后,相对于毫米波雷达和LDS激光雷达,更具备前景,可以做到精准识别物体种类和预判障碍物,也是为之后的智能家居布打好基础。
iRobot布视觉导航已经有多年时间了,这也是这个品牌的特一。
正面,s9+是一整块3D传感器,这个传感器主要作用就是实时扫描前方区域,预判障碍,帮助机器紧贴边缘和深入角落进行清扫,同时做到高效清洁面积区域。
而m6前方为一个喷水口以及拖布一键拆卸按钮。
s9+超宽的双胶轮主刷是和国产扫地机相比最的差异,纵观国产品牌,分旗舰型号也从毛刷改用上了胶刷,可以说也是国产品牌走了一个弯路,最终还是师从iRobot了。
因为修改了之前圆形的机身,s9+的胶刷宽度基本上做到了等宽机身的程度,相对上一代i7+增加了30%宽度,可以更好地覆盖卫生死角。
国产品牌目前还没看到双胶轮主刷的型号,双胶轮的好处就是可以协同合作,分别负责剥离污垢和扫入污垢,清洁能力上要胜过单一的主刷,而且带凸出纹路的胶刷具备拍打和抓取功能,能应付比浮尘更麻烦的杂物。而且不像毛刷,胶棒几乎不会缠绕毛发,非常容易打理。
万向轮后面的小孔为iRobot品牌独有的电眼——地面传感器。工作原理和光电鼠标类似,是确保机器不走冤枉路的辅助的传感器之一。在多重传感器加持下,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光线不好的时候,视觉导航的扫地机都是可以完美工作的。
中间位置的集尘绿色软橡胶盖子,集尘底座吸力作用下才可以打开,设计得恰到好处。
m6底结构相对就简单多了,主打拖地,而为了做到更好地进入窄小空间,轮子材质和花纹进行了多种测试才筛选下来,有足够的推力克服摩擦力让机器前进,还不会打滑,同时保证了机器的贴地运行。
牺牲越野能力是指纵向高度的跨越能力下降,但是并不意味着m6的驱动轮动力不足,事实上这个软性材料带来的推力非常强悍,我坐在人体工学椅上,偶尔m6撞击上来都能感受到一定冲击力。
m6也是具备有自己的特点,和国内扫拖机或者拖地机走完全不一样的路线。
这个面积到夸张的矩形拖布就是m6专注拖地的不妥协设计,作为对比的是iPhone 13 Pro,如果可以的话,拿起家里的拖把对比一下,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拖布。
m6的拖布区分为干拖和湿拖,不同的拖布安装上去机器也会自动识别。有水洗和一次性拖布的选择。干拖的拖布有长的纤维,可以用静电吸附污垢、灰尘和宠物毛发;而湿拖的拖布摸起来很厚,用的是灯芯纤维,摸起来更硬,善于分解粘腻污渍和厨房油渍。
s9+的集尘盒和m6的水箱,前者相对i7+容积猛增,一次可以打扫更多的面积,集尘盒和水箱都具备提手,方便使用。
s9+的侧面和背面。
m6的侧面和背面。
相对于m6的低矮充电底座,s9+的集尘底座相对较高,采用的是一次性集尘袋,容量非常。
1.2W的组合,能带来什么样的清洁体验?
主要测试环境为工作室的一个小房间,这个房间布相对比较简洁,该有的家具也都有,同时日常中我是会考虑扫地机进出问题,尽量为扫地机预留空间,比如电热踢脚线取暖器我会用木块垫高,腾出清洁空间。
清洁之前需要单独为扫地机和拖地机构建地图,地图并不能通用。在训练模式下,扫地机和拖地机可能会因为环境不同和模式不同,在建图时间上会有一些区别,但是二者地图的精准性都不错。
相对于两年前,iRobot连接服务器和固件升级的速度快了很多,可以快速添加扫地机和升级。
s9+的地图和m6构建的地图(不包含卫生间、阳台、玄关以及另一间屋子)。
房间支持自定义 ,可以设置禁区,可以添加需要清洁的区域,也可以随意拆分,如果你愿意,可以把一间房拆成两间,打扫的时候灵活度更高。
先来看看s9+的清洁表现。
黑豆、玉米碎粒、绿豆、红豆、核桃碎壳以及面粉,这基本是涵盖扫地机极限清洁能力的测试场景了。
随意把面粉和测试障碍物洒满一地,构建地图完成之后开启s9+的细致清洁。
APP中清洁偏好可以调整,默认为细致清洁,也可以选择静音清洁,同时还有自定义选项,可以调节清洁吸力小、清洁次数以及尘盒已满时的行为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这里我拍摄了延时动图,可以更好地展现s9+的清洁整个过程。
s9+的双胶轮主刷可以轻松应付拾取黑豆、绿豆、破碎核桃壳等颗粒杂物。
而吸力方面,并没有像国产扫地机一样直接给出参数,但是可以有效应对面粉,这已经非常优秀了。
清洁过后的地板,虽然还残存极少量面粉在缝隙里,不过s9+还具备重点清洁(SPOT)方式,这个方式下扫地机会螺旋式工作,确保所在区域完全被打理干净,开启这个模式后s9+的清洁能力会幅度提升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s9+的3D传感器搭配5爪边刷,以及D型机身,可以做到近距离沿着墙壁边缘行走,对家里的边边角角清洁能力MAX 。在进行墙壁的内外角清洁时,s9+就会切换到特殊的行为模式。总的来讲就是,s9+在墙壁内角清扫时会停1秒,让边刷充分清扫到角落,在外角清扫时则会后退1步,这样转弯时就能及时查漏补缺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点击播放 GIF 0.0M
3D传感器为扫地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预判,在贴近障碍物的时候机身会自动减速,不会“砰”的一下撞上去,可以有效避免磕碰家具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在90度直角的墙面,D型机身的优势非常明显,可以做到完美地贴合墙角,同时在内角区域s9+会停留一秒左右,让边刷有充分时间工作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在外角区域则是转弯后先后退再向前行进,用以保障转角处没有遗漏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s9+遇到短绒地毯也会自动开启增压技术,以最吸力清洁地毯纤维深处的灰尘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依托视觉传感器和3D传感器,脱困能力表现不错,被工作座椅五爪困住后也能轻松脱困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最后是整体的清扫覆盖率,这里也是拍了一个延时视频,可以看到没有刻意收拾的房间,基本上每个角落都被s9+覆盖到了,没有遗漏死角。
结束清扫后s9+可以设定为自动集尘,集尘底座会以最功率运行,将集尘盒内的灰尘吸入到集尘底座的一次性集尘袋中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这个过程集尘底座运行过程排出的风量比较夸张,可以看到旁边的包装盒都被吹得摇摇晃晃,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吸力可以把集尘盒里的垃圾抽得很干净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集尘袋装满后,只需将其取出丢弃即可。Roomba s9+ 采用的 Anti-Allergen 抗过敏原系统,可以吸附 99%的灰尘、碎屑和过敏原。各种灰尘和絮状物,都被滤网牢牢锁定在内,这样就保证了出去的空气就都是干净的。
集尘袋内存留的杂物。
这款一次性集尘袋,至少能满足好几个月的卫生打扫场景,实属懒人必备。
再来看看m6的清洁表现。
m6支持干湿拖地,也就是说没有扫地机的场景下,也可以利用干扫清洁垫,配合静电吸附污垢、灰尘以及毛发;然后换用湿拖清洁垫二次清洁,或者说深度清洁。
m6的拖地流程是这样的。
在湿拖模式下,会开启精准喷水功能,水从正前方喷嘴喷射出来到地面,可以溶解松动污渍。因为m6底没有电动马达和吸尘口,也不用担心机器会有损伤。可以说专为拖地而生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至于会不会勿喷到墙面或者地毯上,其实并不会,因为喷水前m6会先向前移动判定前方有无障碍物,确保没有障碍物后才后退至原先距离,开始喷水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m6模拟的是人工跪式擦地的清洁行为,往复来回擦拭,因为底盘较低而且拖布是完全压在地上进行擦拭,所以清洁能力上可以说是MAX。
因为同样方形机身的设计,在拖地覆盖卫生死角方面,表现比较优秀。
拖地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个测试,用白板笔写出字迹并且等待干涸。
APP中同样清洁偏好可以调整,默认为标准清洁,也可以选择深入清洁或者扩展覆盖范围,水量可以调节三挡。
初次清洁m6会频繁在短距离内喷水,尽快将拖布均匀打湿,所以使用时也无需把清洁拖布打湿后再安装上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m6走的是弓字型路线,并且由于拖布相对宽,可以完美地衔接每一块地面。
可以看到仅需一遍,m6就已经将白板笔的笔痕全清理掉了。
看看清理后的一次性拖布以及湿拖布,都比较脏。
结束后m6会倒车入库返回充电底座,不会误将湿漉漉的拖布触碰到充电金属触点上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整体的清扫覆盖率,这里同样拍了一个延时视频,m6和s9+一样优秀,基本上没有遗漏任何区域。
Imprint 智能联动
如果你拥有这套组合,它们之间还可以通过Imprint互联技术相互协作,也就是先扫后擦的顺序自动进行,无需干预。
在APP中可以设定任务实现扫擦联动,先扫后擦,Roomba s9+ 会率先进行工作,一旦扫地机器人完成指定的清扫工作并返回充电座 ,Braava jet m6 随后自动启动。
点击播放 GIF 0.0M
在实际使用中扫擦联动表现得非常不错,也非常灵敏,对于懒人来说可谓彻底解放双手。 而且一扫一拖的分工,也让它们达成了深度清洁效果,这是扫拖一体机所难以实现的。
如何评价iRobort s9+&m6这套清洁组合?
虽然这几年国产扫地机发展迅猛,功能堆叠齐全,但是依旧有分品牌只是停留在堆砌功能上,基本的扫拖地都做不好,构建地图差,清洁效率低下,单纯堆功能完全就是舍本逐末。
作为最早实现自动集尘,最早布视觉导航的品牌,iRobot依旧坚持走扫擦两条产品线的方向,扫地机和擦地机都做到了专精,而且做到了非常优秀的地步。
无论是双胶刷,还是视觉导航,还是擦地机的往复喷水擦拭,都是iRobot的亮点所在,时代虽然变了,在旗舰扫地机和拖地机市场,s9+以及m6依旧是清洁王者。
IT百科:
佳能相机的照片怎么查焦距 尼康相机怎么拍像素高 索尼相机怎么用电脑导视频
网者头条:
天然翡翠项链怎么佩戴 玉石顶部打孔怎么穿绳子 猫咪半夜喊醒你为什么 狗狗经常咬自己的后腿怎么回事